聚焦2024全国两会 | 政策视角解读报告
发布时间:2024-03-12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5次直接提到“汽车”,其中有4次提到“新能源汽车”,释放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信号。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报告原文】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解读】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汽车产业科技创新政策在引导和推动技术创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发展规划、重点专项、财税支持、行业管理、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政策共同促进汽车技术与清洁能源、人工智能、信息通讯等加速融合、协同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应用。我国汽车产业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加强汽车领域原创技术创新。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前瞻探索新型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布局高安全自动驾驶、车路云分层决策与网联控制技术等智能驾驶技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另一方面要注重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持续优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创新。针对汽车产业重大技术突破,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此,汽车产业政策需从顶层设计、科技创新体系、源头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政策环境,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绿色低碳

【报告原文】

       制定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政策。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解读】

       作为十大政府工作任务之一,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潮流趋势,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绿色低碳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

       过去一年,我国积极有序推动“双碳”工作,加快绿色低碳政策出台,推进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进一步培育壮大绿色低碳转型相关产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有关部门印发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等当下绿色低碳转型相关产业的发展重点。同时,产品碳足迹已经成为衡量产业绿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促进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了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等五项重点任务。2023年,我国发布了首份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纲领性文件《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明确了汽车产业碳排放核算边界、核算方法,提出了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总体目标、实施路径及措施建议,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指导。

       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导下,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将深入推进。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一方面,我国将加快构建汽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提升报废车及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等政策约束力,为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行业将在绿色制造、低碳产品研发供给、绿色材料及能源应用、循环经济等方面加大投入,带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

关键词: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报告原文】

       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

       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解读】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抓住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机遇,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走在了全球前列。随着电动化智能化进入下半场,技术、产品和市场不断创新,继续巩固扩大领先优势,是我国汽车产业抢占科技高地、决胜未来的目标和使命。下一步我国将在高级别辅助驾驶、车路云一体化等领域,从试点示范向全社会逐步推广,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用国三以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乘用车超过1600万辆,其中车龄15年以上的超过700万辆,汽车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广大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更高质量、更智能、更绿色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消费和促进产业长远发展相结合,既是增强当前经济增长动力、巩固回升向好的有力举措,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共享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成果的有力抓手。下一步我国将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增强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数字经济

【报告原文】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

【解读】

       数字经济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引领性创新服务的支撑,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则对各细分领域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发展路径和目标。

       人工智能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就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在汽车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将重塑用户购车、用车体验,加快在智能化方面的研发和应用步伐。

       数字化转型方面,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产品价值链向高端化升级。在下一阶段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过程中,也将加速对数字赋能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探索,加快传统业态模式变革,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数据应用方面,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2022年11月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此后,国家又先后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多项政策,从健全汽车数据流通政策法规、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试点探索和示范应用等方面,为数据流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产业链

【报告原文】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解读】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对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目前,我国已形成了种类齐全、配套基本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并进入全球汽车供应链当中,涌现出一些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同时,依托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我国也建立并形成了全球最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产业链齐全且优势明显。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创历史新高,行业整体营收跨过10万亿元大关,产业发展再创新佳绩。但我国汽车产业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软硬件产品和装备等方面问题,还有一些核心零部件、基础关键元器件、材料和高端装备依赖进口,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持续提升。提升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保障产业和经济安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汽车行业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任务之一。

       2024年产业链供应链优化提升工作,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密衔接,包括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等。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优化升级产业链供应链过程中,汽车行业是重点领域,将围绕车规级芯片、高性能传感器、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工业软件等关键核心部件及软件加大攻关力度,并聚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长板领域持续强化竞争力。同时,主要汽车集聚区也有望结合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优化,依托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来培育壮大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等,推动地区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升级发展。

关键词:充电桩

【报告原文】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

【解读】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仍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有效供给仍然不足,制约了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农村地区是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环节。2023年,国常会两次提出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提出加快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进程。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补齐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短板。

关键词:氢能

【报告原文】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

【解读】

       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自2019年,加氢基础设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经过5年发展布局,2024年,氢能首次作为前沿新兴产业又被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可以看出我国对氢能产业定位更加清晰、对产业发展愈加重视。2022年,我国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对我国氢能产业进行了系统谋划和统筹布局,并明确提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应用的先导领域和最佳场景,对于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产业持续健康、科学有序发展,我国于2021年启动了京津冀、上海、广东、郑州、河北等五个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工作。目前示范政策实施近两年,我国在车辆推广、氢能供给、关键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产业进入了发展提速的关键期。

       2024年,氢能作为前沿新兴产业,将承担更大的能源转型战略价值,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液氢、70MPa高压储氢等先进技术,将依托燃料电池汽车加快示范应用;氢能高速、氢能走廊等示范线将加快落地建设,进一步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绿氢产业将实现快速发展,氢能供给经济性将持续提升;氢能管理规范将逐步健全,为建立稳定、经济的氢能供应体系提供有力保障。